12月19日中国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华春莹在回答日本记者的问题时,误将熊猫“香香”听成了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杉山”。经中国记者提醒,误会解除,现场传出轻松地笑声。日式英语在各种场合都被吐槽难被听懂,甚至有网友调侃它是“另一种语言”,为什么日式英语总被吐槽呢?
我们一直一本正经的华春莹女士这次终于笑了...莫名觉得很可爱~
言归正传,一个学了英语不满足又去学了日语,发音还没有串起来的语言狗来从语言学的角度的3个方面说说为什么日式英语总是在被吐槽…
英语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下的语言,英文字母则源于希腊语,其语言由古代从丹麦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德国、荷兰及周边地区的白人所说的语言演变而来,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在词的形态,语音等多方面,英语都与德语、荷兰语以及法语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无声调(例如汉语的平仄)之分。以英语中最重要的的动词为例:
而日语则和阿尔泰语系(蒙古语为代表)、南岛语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受汉语的影响很大,和朝鲜语属于近缘亲属关系,吸收了汉藏语系特点的声调和量词。
所以首先来源的不同造成了仅在声调一点上就差别颇大。
2.语音
英语语音之复杂是每一个英语初学者的噩梦。在通用国际音标中,简单来说英语语音有48个音素(20个元音,28个辅音)。细分之则元音有可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两个分类还可继续细分衍生出例如:前、中、后元音;合口、闭口双元音等诸多分类。辅音则有清音和浊音之分,继续细分则有摩擦音,破擦音等,另外还有鼻音、舌侧音以及半元音。每一种分类的发音位置都不尽相同。另外加上根据气流的长短还要分为长音和短音,让英语的语音愈加复杂。
而日语的语音则要简单很多,只有5个元音音素和为数极少的辅音,加上不常用的各种发音总共不超过100个。日语中比较庞大的是词汇,因为吸收了大量外来语的缘故。(也包括英语词汇)整体语音上要比英语更容易,那么以日语为母语或第二语言的人,在学习英语作为第二(或顺次第三)语言时在语音方面就有巨大的挑战。
3.发音方法
英语的发音由于语音本身的复杂性要求口腔、舌头、鼻腔、喉等多发音部位的多方面配合;并且发音伴随口腔开合,口腔大小随时变换。
此外,英语的发音还有重读重音、连读等发音技巧的变化,使英语听起来富有起伏变换。
而日语的发音虽然也需要各发音器官的多重配合,但一个音所涉及到的发音器官不像英语那么多样,整体为小口音不要涉及口腔的开合整体发音较小,且发小口音。例如英语涉及到双元音[ei]的发音,需要发生元音的滑动,涉及舌头的移动和口腔大小的变化,日语中则基本不会涉及到这样的变化。
那么当拿小口音去直接套英语不断在变化的发音时,就会失去变化性,变成每一个音素的键盘式输出,字正腔圆。例如: 美国America[?'merik?]在日语中发音则为“a me li ka"。
特别有一点不同,日语的发音中无重音重读,每个音节的重音相同。
总结起来,3点语言学上的差异造就了日语到英语的重重困难...日式英语的尴尬也就在所难免了...有关专业语言学知识,欢迎大家补充哈哈~
这是什么情况?
12月19日,今年6月出生的大熊猫“香香”在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正式与游客见面。时隔29年,上野动物园再次展出熊猫宝宝。
同天,在中国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一名日本记者用英语询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于大熊猫“香香”在东京上野动物园公开亮相有何评价?
因为发音问题,华春莹把“香香”听成了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杉山”,严肃地回答道:“我们希望日方与中方能够相向而行,按照中日之间的四点原则共识和四个联合的文件,来妥善处理好有关的问题。”
华春莹回答完后,一位中国记者解释道:“刚那个日本记者提的问题是关于大熊猫香香的。”
华春莹恍然大悟,大笑道:“啊!那个香香,我以为你说……”
此后,她就旅日大熊猫的问题回答道:“大熊猫非常招人喜欢,是促进中外友好交流的‘小使者'。我们相信,香香在日本将得到日本人民的友好款待。我们也希望香香能够为增进中日人民之间的感情和友谊,为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发挥“小使者”的积极作用。”
也有不少人“吐槽”日本记者的英语发音↓
娱乐的小羊: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日本人说英国话。
翻译中介:破案了...前面这几句日式英语发音实在是...
巧克力豆豆不给你:我对着英文字幕听了两遍日本记者提问……我都对不上号,听不懂他说了啥,拿到听力原文都听不懂内容。
年糕崽子_SiaNAz : …听错的时候也挺尴尬的吧,“什么?杉山在东京动物园展出?他为什么会被展出,我有什么看法?????”最后以不变应万变233真的太可爱了。
还有网友说,这场面好像似曾相识……↓
Assde_:哈哈哈哈哈四六级没听清题目就开始答题的我。
六六三十陆:学霸就是题目都没看清就知道用什么答题模板了。。。
江湖人称笑笑生:似曾熟悉,题都不用审,上来就是一套标准答案。
在嘲笑日式英语之前,需要去确认一下,在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究竟是日本人说错了,还是中国人听错了。
中国人一般用中文去辩识和记忆日本人的名字,但是在英语里,日本人的名字是用其发音标识的,那么,中国人听不懂英文里日本人的名字是常见的情况。比方说,有几个没学日语的中国人能说出安倍晋三和山本五十六的正确英语名字呢?
所以说,中国人犯了常见的错误,不值得自欺欺人地去嘲笑日本人。
外交部人经常接触到英语非母语的世界各国的人士,发音千奇百怪的多了,能在现场提问的日本记者英文不应该太差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能听错,真有点意思。再说,日本记者发错了音,所以让华女士听岔了,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以顾哥和日本客户和同事接触多年的感觉,日式英语被吐槽的一般是嫌发音难听,另外缺乏句群间的自然停顿,听着费劲。根据日语平假名、片假名的发音特点,发音没有起伏,基本是平的,一个调。而英语元音的发音要求口型张开,唇、齿、舌都要到位,当日本人按照自己说日语的习惯念英文句子时,自然口型就不大到位,元音发的不准确,自然就容易令听的人感觉费劲。日语的句式与英文又有相当差异,不少日本人说英语时有点磕磕巴巴,其实是对英文句子不那么习惯,还是母语先行的习惯,再加上说句子的腔调都是平的,没有起伏,于是分辨句群间的自然停顿就容易感到困难了……
简而言之,日式英语被吐槽应该是很多人日本人保留或者使用母语发音方法和习惯来说英文造成的。不过,即使听着费劲,如果能够注意到问题的产生原因而加以留意,彼此沟通还是可以的。日语广播电台的英文播音员,发音字正腔圆,标准的美国之音感觉,据说多是留过美的,可见日本人真要把表现英语的发音特点并非不可能,只是愿不愿意了。
类似的问题,我们国人身上也同样不少,比如懒得张嘴,把”ae”发的类似”e”,”ai”则只发一半等等。记得大学和口语老师一起去地坛英语角参加活动,一个哥们兴奋地说了两分钟,英语词畅快地泉涌,但我们几个人完全没听懂,看看老师,她也是一脸茫然,最后不好意思地问他在说什么。语言的作用是沟通,首先要说得明白,让人能听懂,这才是关键!至于是中式还是日式,或者其它什么式倒在其次。